(原标题:深度|“国联+民生”加速:高管洗牌、人事暗涌,投行、经纪、研究所均生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8月10日讯(记者 李丹萍 王婉莹)“国联+民生”并购整合进入倒计时。国联证券(601456.SH)与民生证券重组的每一步实质性进展,都引发行业的高度关注,“千亿级券商呼之欲出”“行业准头部”“有望成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券商市场化并购首单成功案例”,诸多光环加身,业内也给足了期许。
并购整合之路看似顺畅,但其中的人事变动暗潮涌动,似乎反映着,两家机构顺利地“走到一起”并非易事。
以今年3月,国联集团总裁顾伟出任民生证券董事长为起点,系列人事变化由此开展。5月,民生证券高管分工大调整,数位具有国联集团或国联证券背景的管理层“空降”,陆续分管民生证券董办、人力资源、财务等关键部门,拿捏住“人”和“钱”这两条重要命脉。
有人到来,就会有人离开。近期,民生证券两位高管“挂帅”离去。原副总裁苏鹏加盟华金证券,或出任常务副总,拟定分管经纪业务和研究所;执行副总裁、投行“老将”杨卫东拟带队加盟平安证券,继续分管投行。此外,原经纪业务事业部副总刘庆萌亦带团队加盟华金证券。
受影响的业务线并不限于投行业务和经纪业务。蓝鲸新闻记者关注到,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的研究所业务,正形成微妙的格局。国联证券两位研究所所长徐春、杨烨辉,再加上民生证券研究所所长胡又文,未来“一山三虎”的情况如何平衡,人才如何调配任用,亦是棘手难题。
这两家体量不同、打法不同、风格不同的机构整合重组,并非简单的“1+1=2”或是“1+1>2”。 资产负债表的整合,可以按部就班,但企业文化、业务融合、人员调配的诸多细节问题,才是“合”的关键所在,也有不少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294.92亿元的“大手笔”交易
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发布两个半月后,国联证券最新重组方案出炉。
8月8日晚间,国联证券发布《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方式向国联集团、沣泉峪等45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民生证券99.26%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这也标志着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按下整合重组“加速键”。
据悉,此次发行价格因分红除息由此前每股11.31元,调整为每股11.17元,发行数量为26.4亿股,占发行后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48.25%(不考虑配套融资)。
这笔对价高达294.92亿元的大交易,有望成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证券业首单并购成功案例。从流程来看,草案后续还要交由股东大会审议,再是监管审批。
“速度很快,政策支持利好,看上去很顺畅”,有业内人士向蓝鲸新闻记者如是评价。
从时间线来看,的确如此。2023年3月,国联集团以91.05亿元的成交价拿下民生证券30.3%股权。同年12月,证监会核准国联集团成为民生证券主要股东,受让民生证券30.30%股权。
今年4月,国联证券披露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停牌公告,公司拟发行股份收购国联集团等45名交易对手持有的民生证券95.48%股权。5月,国联证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不到3个月,重组草案出炉。
“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的合并案,不仅标志着金融行业整合趋势的加速,也深刻反映了监管导向下的市场优化与资源配置。合并后,两家机构有望通过资源整合,促进业务创新与服务升级,实现业务线的深度协同,增强市场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元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亦有研究团队根据公开数据简单测算,国联证券和民生证券完成整合后,投行、固收、研究、资产管理等主要业务有望跻身行业第一梯队,成为准头部券商。
但两家体量不同,打法不同,风格不同的机构整合重组,并非简单的“1+1=2”或是“1+1>2”。 资产负债表的整合,可以按部就班推进,但企业文化、业务融合、人员配置的诸多细节问题,才是“合”的关键所在。
8月9日,国联证券跳空高开低走,开盘涨停价10.56元/股,报收10.05元/股,收涨2.24%,市场的信心,或也未必十足。
“合并后,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的内部管理体系融合或面临多重挑战。比如,两家机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业务流程和管理体系的不一致、员工的不确定性和各种情绪,以及市场和客户对新组合的适应过程,这都需要磨合”,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
“自己人”把握民生证券核心岗位
人,是国联证券和民生证券整合重组的核心。
眼下,记者关注到,民生证券已有一轮人事“洗牌”的暗涌。国联集团和国联证券已经在民生证券的多个关键岗位上摆好了“自己人”。
今年3月,国联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顾伟,出任民生证券董事长。7月,顾伟获任国联证券新一任党委书记。半年内,顾伟连续被任命两个重要职位。
5月,民生证券高管分工大调整。熊雷鸣“转正”,担任民生证券总裁,不再担任公司代行总裁一职,新增分管投资交易部,不再分管财务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部;
苏鹏不再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继续担任公司执行委员会委员、副总裁,新增分管战略客户总部,不再分管董办和公司办公室;
国联集团总裁助理杨海“空降”,担任民生证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杨海历任中信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执行总经理、中信证券国际投资银行业务董事总经理、中信里昂直接投资业务董事总经理、国联通宝总经理等。
同时,聘任汪锦岭为公司高管,担任公司执委会主席,新增分管人力资源总部。汪锦岭曾在2019年3月出任国联证券首席信息官,兼任华英证券董事、首席信息官,更早前就职于中信证券。2023年4月,因工作变动辞任。
聘任陈兴君为高管,担任公司执委,副总裁、财务总监、首席风险官,新增分管财务管理中心和风险管理总部。陈兴君曾任国联集团财务部职员,国联期货财务部经理,国联证券财务会计部总经理、财务总监、首席风险官等职务。
监事层方面,泛海背景的原监事会主席、副主席、监事卸任,国联集团副总裁金佳出任民生证券监事会主席、国联集团法律合规部总经理余恺出任副主席、国联集团战略发展部职员陈骊出任监事。其他监事及职工监事未调整。
进入6月,民生证券又内部发文,聘任杨海为公司执行委员会委员;苏鹏不再担任公司副总裁、执行委员会委员,不再分管战略发展总部、战略客户总部。
当手中权利一点点被剥离后,苏鹏的离任也成为既定。中证协官网显示,7月底,苏鹏的执业机构已变更为华金证券。据悉,其或出任华金证券常务副总,拟定分管经纪业务和研究所。
从业务线来看,记者不完全梳理,今年5月,民生证券原经纪业务事业部副总刘庆萌加盟华金证券,此后,原民生证券的张玉莛、刘玥、刘潇男、史有君、肖华彪等五人也加入华金证券。
7月底,民生证券原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执行委员会副主席杨卫东辞职,下一站或是转战平安证券,拟任分管投行的高管。作为在民生证券服务超过12年的“保荐代表人”,杨卫东的离职预示着民生证券投行业务的“地震”开启。另据业内消息,杨卫东会带投行团队成员一起加盟,目前已有四个团队到位。
民生证券在市场上较早提出“投资+投行+投研”战略,投行业务也是该公司最具竞争优势的业务,带头人杨卫东以及诸多高管的离开,人才的持续流失,恰是业内对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过程中的核心担忧点。
(图片来源:蓝鲸新闻制图)
“人事变动可能源自对合并后职业路径的不确定性,企业文化的差异以及个人职业规划的调整等多重因素。此外,合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权力重组和内部竞争也可能是人员流失的原因。人员的持续流失短期内,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问题,此外,还可能降低团队士气,对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格局微妙,三位研究所所长或将碰头
受影响的业务线并不限于投行业务和经纪业务,蓝鲸新闻记者关注到,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的研究所业务,也在形成较为微妙的格局。
逐一来看,国联证券研究所所长杨烨辉,其于2021年7月从天风证券离职,2021年10月加盟国联证券。杨烨辉有超过15年的医药行业从业、投资研究工作经验,多次入围新财富。
去年12月,国联证券又从长江证券“挖角”徐春,由其担任国联证券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徐春2011年进入长江证券研究部,2019年4月任研究所总经理,2014年至2020年,连续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家用电器行业第一名。
徐春曾是国内最年轻的券商研究所所长,其任职期间的2019年至2022年以及2023上半年,长江证券研究所交易佣金分别为4.01亿元、7.41亿元、11.81亿元、9.55亿元及4.67亿元,2019年-2021年连续三年排名行业第二位,2022年及2023上半年排名行业第3位、第4位。
徐春加盟国联证券后,从最新的职务来看,杨烨辉为国联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至此,国联证券研究所“一山已有二虎”。
反观民生证券一端。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胡又文,亦是业内大拿,其自2021年上任以来,民生证券研究业务连上几个台阶,投研能力和市场影响力快速提升,创造出“两年分仓翻7倍、市占翻8倍”的业绩佳话。
Wind数据显示,民生证券在2023年实现分仓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24.03%,市占率2.18%,行业排名提升至第17位。而在2021年,民生证券分仓收入仅0.57亿、市占率0.26%、行业排名第49位。2023年,国联证券分仓佣金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了30%。从规模来看,民生证券优势明显。
若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加速合并,三位研究所所长碰头,“一山二虎”可能演变为“一山三虎”,人才如何调配任用亦是棘手难题。
对于整合后的两家券商来说,最终只保留一个研究所是大概率事件。蓝鲸新闻记者获悉,国联集团高层对两家研究所发展拟通过赛马机制筛选,而这对被整合下的民生证券而言,胡又文显然面临着更多挑战。
当前,民生证券研究所的人员流失已经在发生。蓝鲸新闻记者从业内人士处独家获悉,民生证券研究所销售负责人冯诚已于近日离职,或将奔赴财通证券。目前,中证协登记信息暂未发生变化。
“其他的业务线也是如此,原本就有团队,合并之后,人员的去与留,打法要不要变,管理风格与管理体系,是否认可和适应企业文化,这都是实际问题”,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
另需关注的是,国联证券为国资背景券商,民生证券为市场化的民营券商,二者在薪酬结构上亦有差异。譬如在2021年,民生证券一度实现高管年人均实发薪酬914万元,同年,国联证券最高薪酬为时任董事长、总裁、财务负责人葛小波的376万,两者差距巨大。二者合并之后,薪酬向“体制内”靠拢,对于部分人员来说,接受度有待观察。
支元培认为,两家机构的业务线整合,应根据市场调整,明确整合目标、时间表与责任分配,确保业务流程的平稳过渡与市场服务的连续性,“也有必要关注员工情绪,维护团队稳定性和员工满意度,以保障业务连续性与市场竞争力。”(蓝鲸新闻 王婉莹 wangwanyinglanjinger@.com)